中國電建:鏖戰(zhàn)瀾滄架通途
2025年5月,矗立奔騰咆哮的瀾滄江維西段的華能瀾滄江公司TB(140萬千瓦)水電站4臺機組歡快運轉,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正通過架設在陡峭山體上的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奔向遠方……為滇、粵兩省經濟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工程建設期間,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瀾滄江輸電線路項目陳太輝團隊攻堅克難鏖戰(zhàn)瀾滄江,為電站架起可靠綠電外送通途的感人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迎難而上赴維西? 漫漫征途展豪情
TB(托巴)水電站,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境內,是瀾滄江干流上游(云南段)河段規(guī)劃的第四梯級電站,距維西縣城56千米,安裝4臺單機容量35萬千瓦的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按年可利用小時數4450計算,年發(fā)電量可達 62.3 億度。
與之配套的500千伏雙回線路送出工程,貴州工程公司以PC總承包方式承建,線路自電站出線場起始,延伸至托巴500千伏開關站,采用同塔雙回設計。工程涵蓋前期專項評估、征地補償、青苗與林木賠償、跨越手續(xù)及線路路徑合法合規(guī)的全部流程。
本輸電線路工程是貴州工程公司與華能集團瀾滄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首次合作,關系到公司戰(zhàn)略布局,高標準完成履約成為工程建設的終極目標。
2023年9月中下旬,貴州工程公司項目團隊長途奔赴,陸續(xù)到達項目現場,經過緊張的前期籌備,2023年10月22日,TB水電站500千伏雙回線路送出工程正式開工,工程建設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千方百計攻難關?多措并舉破難題
TB水電站站內的500千伏雙回送出線路,長4000多米,猶如一條巨大的綠電紐帶,把華能瀾滄江TB水電站的出線場與開關站緊密相連,跨越瀾滄江,將以500千伏超高壓輸送澎湃綠電。
此項目不僅是貴州工程公司當前在建電壓等級、施工難度最高的線路,更以其獨特的挑戰(zhàn)性,成為了業(yè)界矚目的焦點。
施工現場宛如一幅壯麗的畫卷,在瀾滄江兩岸的崇山峻嶺之間展開。輸電線路施工現場上方是約60度陡坡的峻峭,下方則是水流湍急、深不見底的大峽谷,自然環(huán)境之惡劣由此可見一斑。
項目團隊進場后,以陳太輝為首的班子成員首先研讀合同,發(fā)現招投標文件和現場環(huán)境不符,經過成本測算,預計存在較大潛虧,項目部積極與業(yè)主及其他參建多方協(xié)商,擺事實、講道理,從現場實際出發(fā)進行設計和施工優(yōu)化,為工程有序經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項目現場處于橫斷山脈腹地,當地政府部門對環(huán)保、水保要求嚴格,常規(guī)施工難以滿足需要,材料運輸成了項目施工必須面對的難題。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架設了十余條索道,再輔以騾馬及人工運輸等方式,以滿足現場施工需要。
針對當地堅硬輝長巖開挖難度較大及前期采用風鎬、膨脹劑、水磨鉆施工收效較差的實際,項目部組織參建各方探討優(yōu)化基礎施工工藝,采用小藥量裝填,同時加強爆破位置覆蓋及遮擋,做到一基一方案;現場專人安全監(jiān)護,確保輸電線路下方的公路和電站的安全,砥礪前行、穩(wěn)步推進項目施工。
這條500千伏輸電線路不僅需跨越車水馬龍的公路,還要飛跨波濤洶涌的瀾滄江。支撐線路的12座高大鐵塔,最大塔高超過90米,成為地勢陡峭施工現場的建筑新地標。
緊迫的工期與復雜的地勢,不僅讓施工難度倍增,更給現場管理和物資運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項目95%的工程材料只能依靠索道運輸到施工現場。
這些索道大多數設立在路邊并配備跨越設施,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持續(xù)強化現場監(jiān)督,規(guī)范索道運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確保每一次材料運輸過程的安全可控。
鐵塔基礎施工更是險象環(huán)生,最大的樁基高達26米,直徑更是達到3米。全線復雜的地質條件與艱難的施工過程,導致大危及超危施工的雙重壓力,無疑讓施工安全風險驟增。
尤其在雨季,施工現場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全線塔基開挖作業(yè),因地勢陡峭專用機械無法展開,只能人工挖掘。
遇到惡劣天氣,項目部則見縫插針組織開展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為了確保工期不受影響,項目部不得不在人工挖孔樁工序中增設雨棚,并做好防雷預警以應對頻繁的降雨天氣。
為了搶回因雨季延誤的寶貴工期,項目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毅然決定實施夜間施工。此舉雖然有助于加快進度,但對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確保所有施工人員都能在一個安全環(huán)境中高標準高質量工作,項目部進一步加大了安全投入,為項目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強化技術筑安全?保駕護航穩(wěn)前行
TB水電站站內500千伏雙回線路送出工程PC總承包項目,可謂一場對自然環(huán)境、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能力的全方位考驗。它不僅僅要求施工隊伍具備精湛的專業(yè)技藝,更對項目團隊的整體協(xié)同與應變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在項目現場,人力資源的緊張尤為突出。盡管施工高峰期匯聚了116名施工人員,但面對如此龐大、技術密集的野外工程,人力資源仍然捉襟見肘。
每位員工不僅要應對復雜多變的技術難題,還需確保工程進度不受絲毫影響。輸電工程對于精確度和安全性的嚴格要求,使得現場管理壓力山大,人員體能與精力投入均達到極限。
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部所有管理人員都進行安全、質量的包保,每一基鐵塔施工責任落實到個人,需要抵近現場監(jiān)督管理,施工間隙進行現場安全教育和巡查,盡量把違規(guī)操作和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做到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上下班同步,確保深基坑挖掘、高空作業(yè)的危險可控在控。
面對上述挑戰(zhàn),項目團隊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如增加防護裝備的投入、提升安全意識培訓頻率以及完善應急預案等,以確保項目施工的有序推進,彰顯了央企責任與執(zhí)行力。
企地融合破危局?攜手共進譜新篇
項目部秉持企地和諧、互融共進的理念,率先示范,以科學規(guī)劃為引領,精心部署各項任務。
在征地拆遷及協(xié)調與當地民眾關系的過程中,始終堅守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廣泛傾聽、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意愿與需求,確保每一寸被征用的土地都能得到合理補償與妥善安排。
同時,積極與分包單位攜手合作,吸納當地農民工參與施工建設,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就業(yè)機會,還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助力提升其就業(yè)技能,進一步鞏固了民族團結的基石。
在與分包商的合作中,項目部建立暢通的溝通與協(xié)作機制和監(jiān)督體系,將農民工生活保障與工資發(fā)放視為重中之重,定期監(jiān)督檢查,確保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fā)放至每位民工手中,堅決維護項目現場的和諧氛圍與穩(wěn)定秩序。
教學相長共進步?快速成長顯擔當
項目部對“傳幫帶”傳統(tǒng)尤為重視,陳太輝更是身體力行,經常特意帶領新員工深入施工一線,為他們剖析各類施工細節(jié)與要求,通過面對面的悉心指導,使新員工在鞏固理論的同時,快速掌握將知識靈活應用于解決實際施工難題的技能。
項目團隊的每位成員都樂當引路人,不斷鼓勵新員工多到施工現場觀摩學習,勇于發(fā)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大家一同剖析問題根源,傳授與施工隊伍有效溝通方法。班子成員還經常帶領新員工參與各類會議,讓他們全面了解各單位的職能與角色。特別是安排新員工擔任會議記錄員,捕捉會議精神并整理成書面報告……不僅鍛煉了新員工的文字表達能力,更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了多方協(xié)調的基本要領。
通過這一系列全面而細致的培育方式,新員工得以迅速融入項目管理,為項目的穩(wěn)健推進與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攻堅克難顯擔當?演繹精彩寫輝煌
項目班子精準鎖定工程項目各大里程碑,通過定期召開工作會和深度溝通會,確保每位成員對項目目標、時間框架及關鍵環(huán)節(jié)均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從而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
項目經理陳太輝主動協(xié)調,促成各參建單位的緊密合作,確保施工、設計、監(jiān)理及物資供應等各方無縫對接、協(xié)同作戰(zhàn)。面對“緊急、復雜、高風險、高難度”的任務,班子成員勇于擔當、沖鋒在前,親臨一線解決技術瓶頸。
進入工程關鍵節(jié)點,已九個月未休假的項目經理陳太輝腹部疼痛,讓他不得不到當地醫(yī)院檢查,結果是膽結石已增大了2厘米,他每天忍著腹部的疼痛加班加點,協(xié)調設備與物資供應,迅速化解施工中的突發(fā)難題,靈活調整施工部署,確保工程按時保質完成。面對惡劣天氣、復雜地質等不可控因素,做到迅速響應、精準評估,靈活調整應急預案,全力保障施工安全。
陳太輝憑借精準的調度與合理的資源配置,成功引領團隊跨越了工程施工中的重重難關,特別是在完成一系列極具挑戰(zhàn)性的施工任務后,工程建設捷報連連。
2024年1月15日,鐵塔基礎澆筑工作圓滿收官;3月18日,鐵塔組立全部順利完成;4月20日,地線(光纜)展放工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4月25日,光纜已具備通信調試條件;4月26日,截水溝修建工程告竣;4月30日,導線展放與擋土墻澆筑均圓滿完成;5月10日,消缺與附件安裝工作全面結束,線路具備送電條件。
2024年6月15日,華能瀾滄江公司TB(140萬千瓦)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fā)電,源源不斷的強大電流安全平穩(wěn)輸出,各項指標優(yōu)良……云南省這一“四個一百”重點建設工程由此變?yōu)楝F實。貴州工程公司瀾滄江500千伏輸電線路項目團隊以其安全、優(yōu)質、高效的施工成果,贏得了業(yè)主單位、監(jiān)理單位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與一致好評。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